筑波山

茨城的歷史

茨城的歷史

茨城縣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豐衣足食,正如記載於8世紀初奈良時代編纂的常陸國風土記中「土地廣闊,土壤肥沃,海山的產物豐富,人們過著富裕的生活,猶如常世之國」。

即使在中世和近世,這一地區也有許多強大的武將定居,特別是在江戶時代,德川家族的藩設在水戶,作為接近江戶的水路交通要衝而發展,並且在地方上成為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之一。

江戶幕府崩壞後,隨著1871年廢藩置縣及縣的整併,茨城縣正式設立,1875年達到現今的規模。

此後,茨城縣以這一地區累積的產業和文化為基礎,在農業、工業、科學技術、文化、福利等各個領域持續不斷地蓬勃發展。

茨城的文化

茨城縣擁有偕樂園、鹿島神宮等文化遺產,各地皆留存至今。茨城縣還孕育出眾多偉大的先人,如日本畫家橫山大觀、近代陶藝家板谷波山、童謠作詞家野口雨情等。

基於這些文化風土孕育的傳統,茨城縣積極舉辦活動,如筑波國際音樂節、近代美術館的著名美術展覽以及縣藝術節等文化活動。

近年來,對內心豐富和生活質量提升的追求已在縣民中廣泛認知,許多縣民積極參與文化活動。針對這一趨勢,縣政府於1991年制定了「茨城文化振興方針」,並於次年設立了「文化振興基金」,致力於創造充滿新魅力的地域文化。